其他资料:
我被留重庆之因
1947年5月,军政部兵工学校开始迁移。我父亲带着我的哥哥(听养母讲,未听说有姐姐)先离开重庆。(我估计,是因母亲临产,不变行动,未与父同行)母亲生下我,因无乳喂,我又不吃牛奶,急寻奶妈。(姓名:陈宪珍,当年24岁)。王奶妈到蒋家喂我满月。由于奶爹(姓名:王银齐,后成为养父)不同意妻陈宪珍跟随我母离开重庆,我母只好将我托付给王奶妈,并说:三岁时来接。当天晚上,在别人的催促下,我母含泪牵着比我大2-3岁的小哥哥,小名叫白兰弟(音)离开了重庆,说是去北京。由于分离时匆忙,王奶妈自己的一包换洗衣裤忘拿走,第二天一早去取,蒋家大门已贴上封条,门前站着岗哨。(养母提供)
3.母亲遭逼供、挨打
母亲为离开重庆时,天天有人叫她去“开会”,实写交代,遭逼供“蒋主任到哪里去了”。我母亲早上出去,晚上回家,肩上背部均留下被打得痕迹。我母亲请王奶妈用棉花在温开水里浸一下,然后擦去伤处的血迹。(养母提供)四.与蒋家有联系的人员
1.何家兄弟
老大,何绍文,妻邓前芳,因已成家,未跟随兵工学校转移,现均去世。
老三,何利成,军政部兵工学校开水工,跟随兵工学校转移,曾住台湾桃园大溪员树林三元一街113巷14号,听说已故。
老幺,何开恩,妻雷永贵,均健在。现住重庆市沙坪坝杨梨树190号。
2.王奶妈,陈宪珍,健在。现住重庆市沙坪坝凤天大道108号附4号(他幺女儿王素群家)
3.洗衣女 尹志秀、夫赵华原住重庆市沙坪坝小杨公桥友爱村,均已故。
4.伙夫颜光明(音)原住重庆市沙坪坝磁器口黄角坪。
五.寻亲涉及到的单位与信息反馈
1.重庆市档案馆(沙坪坝天星桥)
《1》.馆存《军政部兵工学校员工子弟小学校三十五年度下学期教职员一览表》
说明:“三十五年”至民国三十五年,即为1946年。我估计,如果我与大哥相差十来岁,可能就有1-2个哥哥在该小学读书。
《2》.得知军政部兵工学校档案保存在国家第二档案馆
2.国家第二档案馆(南京中山东路)
已查到军政部兵工学校校长有
方光圻、医官主任胡光斗。应档案纸张陈旧、文字繁难、时间有限,未查到关于军政部兵工学校的教职员表,履历表、工资表等,也未查到有关蒋主任的资料。
2014年得知,该馆档案将全部输入电脑,耗时2-3年,所以未再次查找。
3.驻渝台办
驻渝台办陈子敏处长将我寻亲资料发至台湾,台湾红十字会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愿协查,但前提是要提供父母姓名,为此,此事被搁置。
4.《百度》
可查到军政部兵工学校的历史沿革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