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5例)孤女归家,血脉再相连——徐梓煜寻家

发布时间:2025-08-21

孤女归家,血脉再相连

——徐梓煜寻家

编 辑:依 依

       徐梓煜自小吃了很多苦,1995年与亲生父母别离,11岁时又从养父母家离开,独自在外挣扎,吃尽了苦,受尽了难,拼着命地长大成人。

       2012年,徐梓煜在宝贝回家登记,她将自己自小就刻在心底的点点滴滴全部告诉了志愿者八方客。1995年,养父母家住在贵州省安龙县,5月27日,在安龙到兴义的一辆客车上发现了襁褓里的她,襁褓里有张写着出生日期的字条。徐梓煜记得,在她几岁大时,总有一个女人在家门口转悠,她直觉那可能是她的生母,她内心也希望是。

       登记寻亲的时候,徐梓煜只有17岁,那时候的她依旧过得很难,她在想各种办法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她想找到亲生父母,问问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和她分开。无奈线索几乎没有,当年那个在门口出现过的女人也早就没再来过,这样的寻找几近无望。

       2016年抖音上线,忙着成长的徐梓煜没有在意,再加上那时候抖音并没有多么“火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绝好的寻家渠道。一年又一年,抖音日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寻亲人涌到这个平台,徐梓煜也终于把目光投向这里,开始通过抖音拓宽寻家路。

       看到抖音上的寻亲人都在“抱团取暖”,现居成都的徐梓煜找到了一直在抖音上发视频寻找弟弟陈方秋的小琴(安龙人),拜托小琴帮她发布寻亲视频。于是,8月7日,小琴口播了一段视频,呼吁安龙老乡都帮忙找找曾经在九局丢失过女婴的家庭。没想到的是,这个视频发出来后,立刻就被安龙一位姐姐看到,向小琴索要了徐梓煜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赶到成都与徐梓煜见面。

       这位姐姐原姓王,家在安龙,妹妹是家中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1995年出生后,因家中老人思想老旧,父母拗不过老人,忍痛将四妹放在了某辆汽车上,出于对女儿的愧疚与不舍,当时还在襁褓里放了300块钱,并留下了写有出生日期的字条。徐梓煜的出生日期和被捡到的经过,与她妹妹的高度一致,所以这位姐姐看到视频当即就确认了徐梓煜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

       巨大的喜悦让姐姐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她联系了同在安龙的志愿者冰心,请求冰心给她拿个主意。冰心告诉她,信息相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DNA鉴定,如果愿意,可以由宝贝回家帮助他们比对。姐姐一方面让弟弟登记了家寻信息,另一方面和徐梓煜商议比对的事。寻亲多年的徐梓煜激动之下,直言等不了,要求自己采血找机构鉴定。于是在冰心的指导下,徐梓煜和王家父母分别自行采血,并联系了鉴定机构。8月9日,鉴定结果证实,徐梓煜果然就是王家失散30年的四女儿。

       面对鉴定结果,徐梓煜的内心五味杂陈,从小到大,她吃了太多苦,从11岁开始独自求生存,东家吃口饭西家喝口水的长大,又全靠自己谋生做点小生意才走到了今天,这几十年的艰辛常人难以想像,只有她自己品味。如今,亲生父母找到了,姐姐弟弟站在她面前了,她却有了一种无力感,无力面对父母当年的抉择,无力回顾自己的坎坷人生。

       这个时候,志愿者仁感联系了她,向她讲述了父母当年的迫不得已,爷爷奶奶当年的思想根源,以及现在全家人对她的思念与期待。在仁感的劝说下,徐梓煜终于打开心绪,同意回家与父母相认。8月21日,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徐梓煜从成都自驾回到兴义,一家人终于团圆。

       原帖链接:
       农历1995年5月17日出生1995年5月27日遗弃在安龙到兴义的汽车上的徐梓煜寻亲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