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5例)血缘迷局:当 DNA 比对遭遇十二道封锁线——胡亮寻家

发布时间:2025-06-13

血缘迷局:当 DNA 比对遭遇十二道封锁线

——胡亮寻家

编  辑:麦  麦

      1996年春,五岁的裴孟园蹲在滑滑梯旁,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地上的碎石子。家楼下那架滑滑梯,是他每天最期待的玩乐地,还有吱呀作响的跷跷板,承载着他无忧无虑的笑声。可那天,阳光斜斜地洒在他后颈时,一个陌生女子蹲下身,温柔问他要不要去买糖。

      他攥紧衣角,犹豫片刻,最终被对方牵起了手。绿皮火车 “哐当哐当”的声响震得他耳膜发疼,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渐渐模糊成一片斑驳。转乘拖拉机时,颠簸的车身让他跌坐在冰冷的铁皮上,眼前是尘土飞扬的山路。他被留在山村里一对老夫妻家半个月,又过了不久,到了浙江金华的养父母家。从此,“胡亮”成了他的名字,肩头那块黑色胎记,却成了他寻找亲生父母的唯一印记。

      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二十年间,胡亮时常会在梦中回到模糊的故乡,记忆里母亲嘴角的痣、父亲挺拔的身影,如同迷雾中的灯塔,指引着他寻找回家的路。2016年,胡亮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登记寻亲信息,这颗寻亲的种子,在众多志愿者的接力呵护下,开始生根发芽。寻梦的鸟儿联系上胡亮核对信息并发帖,此后从寻梦的鸟儿到追逐梦想,志愿者们接力在网络的海洋里搜寻比对信息,不辞辛劳地将寻亲帖子转发到各个平台,他们如同执着的摆渡人,在茫茫人海中为胡亮寻找亲人的踪迹。

      2021年5月8日,小河小鱼接过寻亲接力棒时,胡亮的采血问题成了横亘在团圆路上的首道关卡。电话那头,胡亮语气敷衍:“我在当地采过血了,肯定没问题。”小河小鱼发现所谓的 “采血”根本没有入库记录。此后,他经常联系胡亮,耐心解释采血流程的重要性:“胡亮,只有规范采血入库,匹配成功的几率才更大。” 可胡亮总是用 “最近忙”、“下次一定”搪塞。直到2024年12月1日,志愿者独饮多方协调,童心世界茆角小齐车行两位志愿者驱车前往汇合点与胡亮汇合指导采血,终于打消胡亮的顾虑,完成这关键的一步。

      当2025年3月20日快刀传来云南镇雄乌峰镇裴姓的线索时,小河小鱼立刻化身 “网络猎人”。他连续 48 小时不眠不休,在抖音上制作数条寻亲视频,用胡亮肩头胎记、记忆中的父母特征等细节,搭配催泪的背景音乐,在短视频平台精准投放。某个深夜,一条来自镇雄的评论突然弹出,小河小鱼像嗅到猎物的猎犬,顺着蛛丝马迹找到疑似家人的亲戚账号,可对方始终潜水,发去的私信石沉大海。

      希望的曙光乍现,看似触手可及的团圆,却如一场迷雾重重的棋局,横亘着层层难以突破的荆棘。小河小鱼求助志愿者亲爱的路人进行排查,辗转联系上裴某,对方回应“我家没丢孩子,但亲叔叔裴卓信家,1996年左右确实丢过一个儿子!”

      亲爱的路人联系上裴卓信,裴卓信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那句 “是我家孩子” 的肯定,仿佛点亮了黑暗中的一盏灯,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团圆的希望。然而,这盏灯的光芒还未完全绽放,就被其女婿王某的报警声无情扑灭。亲爱的路人通过和警方沟通解释,王某始终坚决不让岳父配合。“志愿者都是骗人的!”这句充满质疑与戒备的话语,像一把冰冷的利刃,瞬间斩断了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

      镇雄本地志愿者我见青山,发动起自己的人脉网络,邀请裴卓信的前同事、邻居、老领导轮番上门劝说。他们坐在裴家昏暗的客厅里,耐心地讲政策、摆案例,试图用真诚敲开这家人的心防。可对方的戒备心理如同坚固的城墙,无论怎样的劝说,都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无法动摇分毫。

      志愿者无奈,胡亮记忆中关于父母的特征,与现实中裴家父母的模样严丝合缝,排查结果和抖音线索直指裴卓信一家,这份跨越时空的契合,成为胡亮直面这场血缘迷局的勇气来源。胡亮毅然踏上了与命运博弈的道路,亲自去镇雄公安局找家长。可即便在公安局相见,亲生父母面对胡亮,仍躲躲闪闪的不肯承认,那些刻意编造的谎言,像一道厚重的屏障,妄图斩断血脉间的羁绊。

      但血缘的力量,远比偏见和误解更加坚定而强大。当他跟随父母走进老宅,站在爷爷的坟前,二十九载分离的思念与委屈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他长跪不起,泪水滴落在冰冷的土地上,这一刻,亲情的力量冲破了所有的阻碍与顾虑。那些因隐忧、顾虑筑起的防线,在血脉相连的震颤中轰然倒塌。

      2025年5月20日,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DNA 比对成功的消息终于传来。这场持续九年的寻亲长跑,在经历无数次的拒绝与坚持、误解与和解后,终于抵达了幸福的终点。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晓裴家当年不愿认亲的 “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血缘从不会说谎,那些被误解、被猜疑的日子,终将成为照亮团圆之路的璀璨星光,而胡亮与家人的故事,也将成为寻亲路上一曲动人的赞歌。

       原帖链接:
      约1992年出生1996年被拐到浙江省金华市的胡亮寻亲171394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 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