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4例)回家的路,走了四十五载——李海红寻家

发布时间:2025-04-22

回家的路,走了四十五载

——李海红寻家

编 辑:依 依

       记忆的碎片在岁月里泛黄。广西河池,宜山县,贴满年画的门楣,凉鞋的渴望,以及一场任性的出走——十岁的李海红在寻找奶奶的路上迷了路,从此成了流浪的孤雁。捡破烂、乞讨、辗转郑州与周口,她将“李海红”这个名字刻在心底,父亲李华山、哥哥李海波、弟妹李小鸽与李小蝶,这些模糊的音节,成了她半生寻亲的执念。

       2017年,宝贝回家寻家工作组志愿者河洛天空接到这桩尘封的案例。他在论坛发帖,在宜州贴吧觅踪,甚至逐一排查了十几个相似姓名,却如石沉大海。直到2021年,一段视频让转机乍现。镜头前,李海红颤抖着描述记忆里的第一个地标——南京长江大桥。这抹微光,让志愿者们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抖音平台上,志愿者高原的风将寻亲视频投向茫茫人海,江苏、山东、安徽......评论区涌动着人间温情。2025年2月,视频中一张年画照片掀起波澜:广西鲜少这般贴法,江苏灌云县伊山镇的网友却倍感熟悉。志愿者小河小鱼联系江苏方警官,方警官在浩瀚人名中捕捉到关键线索——灌云县确有李华山一家,失踪的女儿名叫李海荣,而“李海红”正是李海荣的妹妹。

       当志愿者二月格桑拨通电话时,时空骤然重叠,父亲颤抖的乡音,哥哥哽咽的讲述,与记忆中的碎片严丝合缝。原来当年父母未买凉鞋的遗憾,竟让女儿负气出走四十五载。河洛天空小河小鱼分别指导采血的两地血样跨越山河,奔向对方,DNA比对成功的瞬间,志愿者们的欢呼与李海荣的泪水一同落下——那只迷途的雁,终于飞回了巢。

       4月19日,春风又绿灌云河畔。门楣上的年画依然鲜艳,只是这一次,归家的人再也不会走散。

       原帖链接:
       约1970年出生于广西河池1980年前离家走丢的李海红寻亲252436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