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街上,一场寻常的赶集日成了王水华一家命运的转折点。时年3岁的王水华头戴白帽、身穿黄色紧裤,跟着最亲近的爷爷上街玩耍。爷爷为他买了两个包子,随后在街边简陋的棚搭茶馆喝茶。年幼的王水华与几个小伙伴蹲在路边,专注地玩着河沙和鹅卵石。半小时后,爷爷回头呼唤时,孩子已不见踪影。
王水华出生于2003年,一家人生活在云南山边、金沙江畔的偏远村落。母亲是聋哑人,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抚养孩子的重任落在爷爷肩上。爷孙俩相依为命,金沙江的涛声与山间的风,曾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背景音。孩子的失踪,让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陷入更深的阴霾。
2012年,王水华的家人通过宝贝回家登记寻亲信息,志愿者夏沫微凉接手跟进,并指导家人进行DNA采血。然而,首次采血因故未能成功入库。2016年10月26日,家寻工作组志愿者玉督查重新协调,再次推动采血工作,终于在次年顺利入库。
此后近十年,志愿者一直在广泛传播扩散,却始终没有王水华的消息。直到2025年3月,历经多次波折后,父母的DNA终于比中了被拐至福建省福州市的王水华。
王水华的归来,为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带来了久违的希望。当年在江边玩沙的孩童,如今已是青年,这个破碎了19年的家庭也终于迎来了团圆。
原帖链接:
寻找2003年出生2006年失踪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街上王水华44050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