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义记得自己被拐时是5岁,应该是在1987年夏天到的山东滕州。离开家的那天晚上,没有月亮,无尽的黑夜里,一个熟人用食物诱骗了他。起先是坐着火车到了一家会擀面条的人家,十多天后又被带到了东北,在东北生活一段时间后,又来到山东生活至今。
关于自己的姓氏,孔德义记不太清,只依稀记得父亲早早地生病去世了,母亲是个哑巴,改嫁后生了个与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有个亲哥哥叫“波娃子”。父亲没去世前,一家人住在山下,家门口有河,周围都是山,母亲改嫁后,他们搬到了半山腰居住,山底下有学校,山上种有柿子、杏子。那时候家里很穷,小时候跟着哥哥上山砍柴,哥哥会带着他烤红薯吃,路上有时能捡到别人扔掉不要的干红薯,吃进嘴里甜甜的。
2015年8月,孔德义在宝贝回家登记,志愿者金鱼引导他的记忆后,将所有信息整理发到了帖子里,并附上了他手绘的一张家庭环境图。根据孔德义提供的被拐路线、生活习性以及对哥哥的称呼,志愿者分析讨论了很久,搜索了1982年左右的火车路线,又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认为孔德义的家,应该是在四川、重庆、贵州一带。孔德义还提到过继父好像叫“躺长闲”,母亲叫“午走运”,有志愿者认为,从发音上看,不排除继父可能姓唐(tang),母亲可能姓吴。
志愿者的分析汇集到一起,最后将范围锁定在了四川和重庆,并围绕这两地作了很多排查,但都没有太大的进展。2018年11月,河南志愿者白云飘飘比对发现,家寻袁三成可能是孔德义,袁三成的跟进志愿者断线联系了孔德义的现跟进志愿者小爱,两位志愿者仔细比对后,发现双方信息并不对等,予以排除。
2021年10月,小爱按照志愿者糊涂哥的建议,指导孔德义重新采血请山东滕警官做了排查,遗憾的是,并没有新的线索出现。时间来到2024年6月,志愿者冬天的飘雪和流浪的蜗牛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孔德义,根据前几年的讨论结果,发动重庆志愿者继续分析。小爱同时求助了山东志愿者禅语帮忙协查,幸运的是禅语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某村发现了线索,一户李姓家庭高度疑似孔德义的家人。
小爱马上找到陕西志愿者糖豆豆,请她帮忙落实此条信息。6月20日,糖豆豆在网上找到了该村某村民电话,村民回复村里并没有这样一户家庭,但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里有姓汤(音)的人。考虑到这个姓氏与孔德义记忆里的继父姓氏音同,糖豆豆立即联系了当地志愿者卫刚,请他择日实地走访。6月26日,卫刚从村里打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孔德义本人已经去了村子里,并见到了疑似母亲与哥哥。这时小爱也接到了禅语的信息,原来,孔德义正好在陕西出差,根据禅语提供的地址,他自己去到村里,打听到了已经去世的继父汤某家,见到了母亲吴吉兰(哑巴),以及哥哥李仁波。李仁波就住在糖豆豆此前寻访的村里,小名正是波娃子,而当时糖豆豆委托的村民也许不熟悉李仁波,所以并不知道李家曾有孩子丢失。
孔德义在村里重温了记忆里的小河、老屋,与疑似母亲和哥哥详谈之后还原了他被拐的过程,以及后续的事态发展。孔德义出生于1978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给了汤某,1987年汤某的一个亲戚将他带走,他的几个亲大伯闻讯后找到了这个所谓的亲戚,一番痛打后,几个大伯将他扭送公安机关,但这个时候孔德义早已不知去向。
虽然大致信息相符,但孔德义及母亲、哥哥还是听从小爱的建议,双方采血后经网站协调做了DNA鉴定,8月18日,鉴定结果证实了孔德义正是李家被拐37年的老二。
他被拐的那夜,没有月光,天很黑,漫长的寻亲之路在这漆黑的夜幕下拉开了沉重的帷幕。直到今天,帷幕彻底打开,温暖的阳光倾洒而入,所有的思念与痛苦在这一刻化作无声的泪水肆意流淌。孩子,往前走,别害怕,前面有光亮,那是回家的方向。
原帖链接:
约1982年出生大概1987年被拐卖到山东滕州市的孔德义寻亲143936BBHJ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