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1例)川滇两地,何处是我家——施林学(刘小海)回家

发布时间:2024-03-03

川滇两地,何处是我家

——施林学(刘小海)回家

编 辑:依 依

       刘小海寻家,从2015年在宝贝回家登记开始,到2024年找到,以春晓米楼妈妈与光同尘为代表的云南志愿者,以若邻郎云谷余晖为代表的广东志愿者,以风的传说高原的风为代表的四川志愿者,翻遍了四川宜宾、云南地区大大小小乡镇,又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形地貌,志愿者仲任为此专门找了一款卫星地图软件,便于对刘小海记忆里的家乡环境进行搜索、查找。历时9年,刘小海的家跨越四川、云南两地,最终还是定格在了云南。

       最初,刘小海的帖子是由志愿者滕州田田发的,2017年,寻家工作组志愿者左手找右手接力,将前期滕州田田收集的信息,与自己和刘小海沟通后得来的信息一起,详细整理后放进了帖子里。云南志愿者根据这些信息展开了长达9年的分析讨论与挖掘。

       刘小海的记忆有些混乱,志愿者们提炼出了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几个要点:
       1、父亲叫师振强(音),喜欢喝酒,因为这个原因,母亲带着妹妹离开家;
       2、家乡种有烤烟、橡胶树,有芒果和柚子;
       3、有一种食物是把猪血和半干萝卜条混合在一起装进猪肠子;另一种做法是把嫩嫩的芭蕉芯剁碎跟豆腐混合装进猪肠子;
       4、办喜事时,会吹一种类似藏族长号的乐器;
       5、家在一个叫大麦地(音)的地方,县城有水库,有个叫十字街(音)的地名,还有个叫芭蕉林的地方;
       6、村子特别小,包括自家在内总共才三户人家。

       关于被拐的记忆,刘小海记得是自己从家里出来的,坐了两三天班车后,就不知道到了哪里,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之后到了昆明,在街头乞讨,再后来在四川成都被人贩子卖到了福建,辗转四五个地方,两三个月后刘小海跑出来,又被人贩子卖到河南驻马店,又一次逃脱后,刘小海一开始在驻马店火车站乞讨、捡东西吃,再后来就一直在驻马店流浪,到十四岁,以打零工为生。2000年,刘小海回到昆明,努力想要找到自己的家,遗憾的是钱被骗了不少,家却一直没能找到。

       在宝贝回家登记以后,先是滕州田田帮助他向网站申请,协调他的DNA采血入库,接着2018年左手找右手又向网站申请协调解决了他的户籍问题,有了身份证,他终于可以在“阳光”下名正言顺的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截止到2021年之前,无数志愿者排查过云南大理、昆明、德宏州、昭通、香格里拉、临沧,甚至江西上饶也曾出现在志愿者的视线。大量的排查工作无法一一记录、还原,讨论有跟帖,有群里组织,无法一一搜集,只能大致判断,绝大部分志愿者是把范围锁定在了云南境内。

       春晓查访了会泽、巧家等地无果,与光同尘求助中央电视台《道德与法》栏目播出过寻亲节目,求助云南媒体在临沧做了专题报道,又排查了与“大麦地”“十字街”等地名谐音的所有地方,都没有结果。刘小海记忆里有水库,云南志愿者将刘小海丢失那年前后水库建设的资料翻了个遍,没找到疑似的地方。根据春晓提出的刘小海在昆明被救助过的线索,云南志愿者曾经组织起来,到相关部门翻查救助资料,那时候没有电脑,全部是纸质档案,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查询到年龄段、时间段相符的孩子19人,后逐一核实排除。

       2021年10月,一直关注刘小海案例的春晓联系到志愿者云谷若邻郎,商讨刘小海的寻家案例,最后几位志愿者一致决定,寻求广东志愿者凯哥的帮助,排查刘小海的疑似家族。不久,排查结果出来,出乎意料的是,与云南毫无关联,而是在四川省宜宾市发现了刘小海的疑似家族成员,分别是谢姓与商姓。米楼妈妈找到了商姓人的村支书,但排查没有结果,接下来,围绕着这个地方,这两个姓,志愿者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分析。

       线索虽然指向宜宾,可是大部分云南志愿者仍然认为,刘小海记忆里的那些细节,包括猪血肠等做法,完全不是宜宾的。米楼妈妈找了很多宜宾市的街景等图片让刘小海辨认,但刘小海完全没有记忆。若邻郎认为,有可能刘小海把“商”姓误记为了“师”姓,并第一次提出来也有可能是“施”姓,但当时这个姓只是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并未做深想。大家又认为,不排除刘小海家族成员,从宜宾迁至云南的情况,或者刘小海四川籍的父母在云南务工,把他丢失在了云南。总之大家“脑洞大开”,各种可能性都想了。

       时间转眼来到2024年1月5日,凯哥发来了新增线索,除了此前的四川,这回增加了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锦屏镇北屯村和新民村三户人家。一看这个地址,春晓立刻想起刘小海提到的橡胶树,在景东县是有漆树的,不排除刘小海把漆树记成了橡胶树,但在几年前春晓就请同学帮忙排查过景东县的漫湾镇、大朝山东镇以及曼等乡和林街乡,当时并没有找到疑似家庭。

       米楼妈妈立刻打开仲任推荐的地图软件,按照线索中地址进行搜索,放大以后欣喜的发现,在地图上有显示大麦地村,确实如刘小海所说,离县城不远,并且能看到地图标示中,村里只有零星的几个房屋,也符合刘小海关于村里住户少的记忆,唯一缺少的,是刘小海所说的距离县城不远的水库。在景东范围内,叫大麦地的共有13个地方,但自然村只有米楼妈妈查到的这一个,由于当地没有志愿者可以前往实地走访,于是与光同尘考虑求助景光县救助站,这也是因为刘小海之前有过被昆明救助的经历,所以与光同尘想从救助站打开突破口。

       1月5日中午12时,与光同尘联系上了景东县救助站叶站长,认真负责的叶站长了解到刘小海寻家的来龙去脉后,立刻组织民政办工作人员对这两个村展开了排查工作。按照刘小海记忆里父亲“师”姓,叶站长同时联系了景东县警方,请求协助调查当地是否有与“师”姓以及谐音姓氏一致,与刘小海情况相近的失踪人口。

       第二天景东县公安局反馈,未找到年龄相符的shi姓失踪人口,同时,景东县太忠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反馈,相邻的楚雄州双柏县有个大麦地镇大麦地村芭蕉箐小组,与刘小海记忆里的家乡环境相似,建议将此地纳入排查范围。春晓回忆,早在几年前他就联系过大麦地镇相关部门,已经排除过。1月8日,双柏县民政局主动联系了与光同尘,了解刘小海的寻家情况后,排除了双柏县。

       1月11上午10时,与光同尘联系景东县救助站叶站长,与他商议了这两个村的排查工作,当天下午,叶站长亲自带着工作人员来到两个村的三户人家,可是一番寻访下来,三户家庭均告知没有孩子丢失。与光同尘接到反馈后,马上与叶站长、两名工作人员以及新民村李主任一起接通视频,在视频里对这三户人家的情况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李主任反馈新民村的大麦地组有一户施姓村民,曾经丢失过一个儿子。这个意外消息让大家格外振奋,雷厉风行的叶站长带着几人马上赶到施家,了解后得知,施家父亲已去世,离异妻子李某另迁别处。

       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李某家,据李某所述,她与施某离异多年,孩子一直随父亲生活,具体什么时候丢失的,怎么丢的,她并不清楚。尽管如此,叶站长一行还是留下了李某的电话,将查访情况一一转述给与光同尘与光同尘赶忙拨打李某电话加上微信,进一步沟通,对其家庭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饮食等一一核实,在看到李某与其女儿的照片后,与光同尘发现母女俩与刘小海长得几乎一个样,到此刻,已经不用怀疑,李某的儿子施林学就是刘小海。

       征得李某同意,与光同尘代为登记家寻施林学信息,并连夜发帖。1月12日一早,与光同尘联系李某指导采血事宜,1月18日,受左手找右手所托,与光同尘约见了同在昆明的刘小海当面指导采血。

       在等待鉴定结果的日子里,与光同尘几乎天天接到李某打视频电话询问结果,妹妹也已经从安徽启程赶回景东家中,等待哥哥回家。2月23日,DNA鉴定结果证实,刘小海就是失踪33年的施林学!

       这个时候志愿者们都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刘小海是景东县施家,那么四川宜宾和景东县另外的“商”姓家族,与他又是什么关联?这个问题,等待双方认亲后,再与他们家族中人沟通,希望能解开谜团。

       经过周密安排,3月1日,母亲和女儿从景东赶往昆明,第二天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与施林学团圆。

       刘小海寻家案例,终于圆满落幕,该案例经历了9年的苦苦寻找,除了全文提及的几位志愿者,还有很多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大家共同努力,携手为刘小海铺就了一条回家的康庄大道!

       原帖链接:
       约1984年出生1991年左右从云南离家出走后多次被拐卖的刘小海寻家bbhj114531

       寻找1984年出生1991年失踪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景屏镇新民村大麦地  施林学673444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