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领田生于1952年3月11日,1959年前后大约7岁的时候被收养,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是养父养母抱养的。
在王领田的心目中,家就在武汉周边农村。家里有父亲、母亲、两个哥哥和一个小弟,他在孩子中排行老三。父亲在武汉一个码头上工作,母亲在老家务农,大哥在老家附近一家采石场里打石头,二哥在上学,他在家帮着母亲照看还不会走路的小弟弟,有时也会到采石场给大哥送饭。母亲每回带着他到武汉来看父亲时,都要走很远的路,还会乘轮船。
对家人最后的记忆:1959年的一天,母亲带着他和1岁左右的小弟去码头看完父亲后,将他们兄弟俩带到了汉口的一个小汽车站。汽车站大厅里设有一排排木椅,他抱着弟弟坐在椅子上,母亲说去上厕所,让他和弟弟等着。很久很久以后,母亲还没回来,他和弟弟大哭起来。车站工作人员很紧张地围过来,他们在两个孩子身上分别找到了家长留下的纸条,上面写有各自的生辰日期。车站工作人员当即明白了,给两个孩子安排了很好的食宿。
过了两天,有位穿着很讲究的男士来到兄弟俩面前,从王领田怀里抱走了小弟弟。王领田不干,抱着男士的腿不让弟弟被其抱走。车站工作人员流着泪拉住他,那位男士抱着小弟匆匆离去。
又过了两天,又来了一个人把他也领回了家,这个就是王领田的养父。养父母的家在河北邯郸农村,他们此前生育了两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听乡亲们说武汉捡到一个别人丢弃的儿子,便连夜赶了过来。
长大后,王领田也向养父母问起过自己的身世,养父母总是不肯回应。村里其他老人陆陆续续提供信息:1959年,村里有人在汉口服役,得知养父想要儿子,就通知了其父车站有孩子无家可归,然后他就被从汉口抱回来的,据说其亲生父亲姓“么”。
随着养父、养母相继过世,王领田内心一直以来想寻找双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2013-2014连续两年数次来武汉寻找。2014年的暑假,志愿者忆江南协助他在宝贝回家做了寻亲登记,寻家工作组志愿者逍遥接到登记,了解信息后协助落实采血并发帖: 生于1952年于1959年在武汉汽车站被家人遗弃的王领田寻找亲人87587
帖子发出后,湖北群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并邀请了武汉“楚天都市报”与“武汉教育电视台”进行报道。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寻找“么”姓。武汉的200户“么”氏没有疑似情况。寻亲陷入僵局。志愿者们积极进行转发,希望借此拓展让寻亲者的家人可以看见。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2021年,逍遥想给王领田重新采血再次排查,但数次联系王领田无反馈,预留电话已经失效。2023年3月逍遥找到河北志愿者糊涂哥,希望可以找到本人。糊涂哥拿着王领田模糊的信息,联系了朋友晓静,晓静又联系各村村干,终于查到了王领田的新电话。
拿到王领田的联系方式,逍遥告知他需要再次采血,4月,王领田在糊涂哥的帮助下顺利采血,几个月后,排查结果显示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有王领田的关联人。
逍遥把信息发给志愿者雨桐,雨桐与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经过仔细摸排,提供了其中一个疑似人刘德洪的联系方式,8月4日,雨桐联系刘德洪后得知,刘德洪曾有个叔叔在1959年左右被其母亲遗弃到南京下关,家人记得丢失的叔叔叫“大宝”。
为了进一步核实,8月4日周日上午,雨桐驱车至乌江卜集刘德洪的家,得知志愿者的到来,刘德洪的叔叔刘必财(二爷爷老二)和刘必武(刘必财弟弟)也来到这里。在交流中得知:
父母生养了10个孩子,依次是:老大刘必成(已去世),老二刘必财75岁,老三被遗弃,老四刘必武,老五被遗弃,老六、老七、老八相继夭折,老九刘必全61岁,老十沈成斌经熟人介绍抱养到芜湖(几年前已回来认亲)。
那个年代,父亲在马鞍山码头工作,母亲一人拉扯几个孩子艰难度日。1959年,由于家中孩子多,经常会吃不饱肚子,于是母亲不情愿的决定给其中两个孩子另找活路。她一手拉着7岁左右的弟弟,肩上背着1岁多的小弟,就这样把两个孩子遗弃在了南京下关。据刘必财回忆,当时7岁的弟弟老三,此前被别人家抱养三年又回来了,看见母亲要到外面遗弃小弟,他主动提出,让母亲也把他带去。之后的岁月,另有两个弟弟夭折。对于遗弃的两个儿子,家中曾在南京刊登过寻人启事,无果,父母临终前很是遗憾。
双方信息吻合度很高,接下来雨桐分别采集了刘家两兄弟的样本,进行DNA比对。8月23日,好消息传来,兄弟比对成功!
兜兜转转,湖北武汉并不是王领田的家乡。而他终于在古稀之年,找到了自己的亲兄弟。祝贺他!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