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寻人第5352例)北大荒的红色印记——寻找董兴池烈士家人

发布时间:2023-06-01

北大荒的红色印记

——寻找董兴池烈士家人

编 辑:小雨

      这篇总结中写到的烈士,在家中排行老小,1954年牺牲那一年,他仅仅24岁。老父亲五十岁时老来得子,对他尤为疼爱,而这位年轻的山东潍坊孝子,也体恤家人思念之情,在北大荒当兵时,经常给父亲写信,就在牺牲那一天,他还趁休息间隙写了封信,告诉家中老人不要挂念。可万万没想到,等老父亲接到这封信时,儿子已经因为救火而牺牲,而这封字少情深的信也成为了儿子的绝笔。

      2022年10月10日,宝贝回家烈士寻根工作组志愿者频频接到替董兴池烈士寻找家人的案例任务,第一时间了解烈士情况。

      1954年冬,完达山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酷寒天气,董兴池烈士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第六团的官兵,冒着风雪奔赴密山县,为筹建场部到虎林小清河捞运木材。烈士所在的部队作风优良、敢打硬仗,一向被称为“尖刀团”,曾经在孟良崮、济南等著名战役中屡建奇功。此次,任务同样艰巨,他们要在酷寒的北大荒执行捞运木材任务,要赶在封冻之前将木材打捞上来。

      1954年12月28日,北大荒的冬季夜晚,零下四五十度,这支能打胜仗的钢铁部队,白天辛苦劳作了一天后,已经休息。而未燃尽的炉火被北风裹挟着点燃,火苗腾空窜到低矮的棚顶,迅速点燃了床铺,整个工棚瞬间一片火海。

      战士张继通从火海中救出战友后,再次冲进火场抢救枪支弹药,当战友们找到他时,身体已经烧焦,怀里却紧紧抱着5支钢枪。战士赵洪福拿起脸盆冲进火海,“拿脸盆救火!”是他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战士董兴池,当天趁休息的空儿给老父亲写了一封信,竟成了他的绝笔。

      荒原的夜空被火光照亮,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夜。50多名战士脱离了火险,但23名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55年1月3日,为纪念牺牲的战士们,农建二师党委与虎林县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省军区追认这23名战士为烈士。1984年秋,以“二九一”团命名的二九一农场将烈士迁回福山,建立二十三烈士陵园,在昔日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平原上竖起了23座纪念碑。

      详细了解董兴池烈士生前经历后,频频在宝贝回家论坛发帖,志愿者山东看海通过老白找到了烈士出生地的村支书,委托村支书联系上烈士外甥女董桂芳,确认了就是董兴池的亲属。山东看海将信息反馈给频频,此案例正式宣告结案。

      如今,二十三烈士陵园已成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二十三位烈士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血与火、生与死、惨烈与辉煌的诗篇,他们用勇义忠魂为北大荒留下了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

      别拉音山脚下,苍松翠柏之间,二十三座墓碑静静矗立。芳草萋萋、松涛阵阵,如泣如诉,仿佛表达着对烈士的无尽哀思和崇高敬仰。

      原帖链接:
      1931年出生1954年牺牲祖籍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  董兴池烈士静待家人635066
     
      原文内容部分摘引自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