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英灵魂归兮
编辑:广州小白
黑龙江省鸡西市是一座中俄边陲之城,其境内的别拉音山脚下,苍松翠柏之间,二十三座烈士墓碑静静矗立。芳草萋萋、松涛阵阵,如泣如诉,仿佛表达着对烈士的无尽哀思。
1954年冬,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酷寒。烈士曹振富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第六团的官兵顶着风雪,奔赴鸡西市密山县。六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七师二九一团,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军队转战山东各地。在孟良崮、济南等著名战役中屡建奇功。后改编为农建二师六团,因一向敢打硬仗被称为“尖刀团”。
战士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筹集建场的木料到虎林小清河捞运木材。当时,二道山下小清河里,堆放着2000多方木材。因气温骤降,要尽快在封冻之前将木材打捞上来。一营机炮连指导员王志安代表战士们请战,很快以机炮连为主组成70多人的队伍出发。
他们冲破夜幕全速前进。战士们身上被灌木枝划出了道道血痕,有的士兵冻坏了手脚,但是,他们没有叫苦,没有掉队。到达驻地后,他们用树枝、树条搭起了四处透风的“马架子”做工棚,晚上睡觉,大家要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再打捞过程中,战士们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自制搅盘将一根根上千斤重的木头打捞上来并运送到山上。70多名战士,用那惊天的劳动号子震醒了这亘古的北大荒原。
12月28日,炊事员用仅有的一条鱼炖了一锅汤,慰劳战士们。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很快进入了梦乡。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夜里,未燃尽的炉火被刮进来的北风点燃,火苗腾空蹿到低矮的棚顶,又点燃了床铺,整个工棚瞬间一片火海。在梦中被浓烟呛醒的战士,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在滚滚浓烟中摸索着把还在酣睡的战友们一一拖出火海。有位张姓战士为了抢救枪支弹药出入火海,最后,当其他战友们找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烧焦,而怀里却仍紧抱着5支钢枪。也有一名赵姓战士从火海里冲出来,一时找不到工具,拿起脸盆再次冲进火海,“拿脸盆救火!”是他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有个别战士牺牲时才19岁!时年31岁的曹振富没有给家人任何只言片语……荒原的夜空被火光照亮,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夜。50多名战士脱离了火险,但23名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55年1月3日,农建二师党委与虎林县政府召开的追悼大会。省军区追认这23名战士为烈士。1984年秋,以“二九一”团命名的二九一农场将烈士迁回福山,建立二十三烈士陵园,竖起了23座纪念碑。如今,每到清明时节,二九一人都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为清扫墓地,擦拭墓碑,献上一束鲜花,他们以最平实的方式来祭奠烈士。
2022年10月14日,宝贝回家烈士寻根工作组志愿者频频接到为曹振富烈士寻根的任务,于10月23日发帖: 1923年出生1954年牺牲祖籍山东省昌南县九区 曹振富烈士静待家人635392
资料显示:烈士原籍在山东省昌南县九区东下坡村,频频查询后发现,由于历史变迁,当时的昌南县已在七十多年前合并到如今的昌邑市。在多方努力下,频频求助潍坊饮马陵园杨智忠老师。杨智忠老师首先联系到烈士家乡的村支书,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排查寻找烈士家人,很快联系到了曹振富烈士的侄子曹述成 。
频频拨打了侄子电话 ,但因语言不通无法沟通,只得请山东志愿者想去看海帮忙沟通,经过对烈士相息的核实,确认曹述成正是曹振富烈士的侄子。至此,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