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1例)同音不同字,走访解谜题——王长征寻家

发布时间:2023-04-12

同音不同字,走访解谜题

——王长征寻家

编 辑:依 依
   
      王长征一直牢牢的记着一个名字“阚明华”,这个名字,据养父母说,是亲生母亲留下的,他的亲生家庭在江苏省江阴市一个叫阚家村的地方。1975年时,因为家庭困难,生母通过中间人将仅半岁的他送给了山东枣庄的养家。几个月后,生母来到养家,陪伴了王长征几天,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此后再未出现。

      养父母回忆,中间人是一个矿工,是他们枣庄人,可惜三十多年前就搬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王长征曾试着想去寻找亲生家庭,但在地图上寻找到的这个阚家村,已经因为行政区划变更,他们无法再前往。

      2023年1月26日,王长征在宝贝回家登记,寻家工作组志愿者中国燕根据王长征提供的地址和姓名,在网上翻查到阚家村现在的地址:江阴市南闸街道。几天后,志愿者寒天雪英英快乐中国燕所托一起自驾来到30多公里外的南闸街道阚家村,但村里人均表示没听说过有哪家孩子被送出去。两位志愿者在路边停下车,利用导航查到,在距离这个阚家村十多公里之外,还有一个叫坎家村的地方。“坎”“阚”,音同字不同,两位志愿者认为,不能排除坎家村的可能,当即开车前往坎家村。

      一番周折,两位志愿者终于顺利来到坎家村,可能是看他们不是本地人,村民警惕性非常高,纷纷表示没听说过1975年有孩子送出,并且很明显的表现出抗拒情绪。志愿者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在村里寻找其他知情村民,当来到村里娱乐室时,终于遇到一位老人肯与他们交流,听他们诉说来意。老人跟他们说,在村里有一户人家确实有个男孩儿被送养出去了,在老人的指引下,寒天雪英英快乐找到了这个家庭。家里只有一位老太太,听完两位志愿者的叙述,老太太说,自己的确实有个小儿子在1975年时,因为生活困难不得已送给了别人,养家在山东。孩子被送过去的头几个月,她因为不舍还曾去山东看过孩子。由于年代久远,86岁高龄的老人夏小妹只记得养父是位老师,但具体的地址以及家庭情况,老人已经记不清楚。关于阚明华这个名字,老人说这就是她给四儿子取的,实为“坎明华”。

      原本以为一切很顺利,可是没想到老人这个时候流露出了犹豫的神情,原来,老人担心家里儿子不同意寻找坎明华。两位志愿者商议后,决定留下来等待老人的儿子回家,再进一步商讨之后的DNA鉴定事宜。不一会儿,三儿子坎留华回到家中,在听完志愿者说的前因后果后,当即表示全力配合,只要是自家弟弟,肯定是要相认的。喜出望外的志愿者马上指导疑似母亲夏小妹采血,并将好消息告诉了中国燕

      第二天,中国燕便向网站提交了协调夏小妹与王长征DNA比对的申请。3月24日,好消息如约而至,两人的DNA比对成功,王长征就是夏小妹当年无奈送养的儿子坎明华。原本坎明华准备马上回家与母亲团圆,但由于此时正值上课期间,身为教师的他无论如何也走不开,最后决定先通过视频与亲人见面。

      3月26日,夏小妹带着一家人早早守候在电话旁边,视频刚一接通,老人顿时泪如泉涌,一家人在摄像头两端几近哽咽。大哥坎兴华说,如果志愿者再晚来几天,村里就要拆迁,他们一家就搬走了,再要找到,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因此他们也特别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和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全家得以相认。

      原帖链接:
      约1974年农历10月出生1975年4月从江苏省江阴抱养到山东省枣庄的王长征寻亲642008bbhj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