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7例) 衣柜里的那封来信 ——小孟寻亲

发布时间:2022-09-05

衣柜里的那封来信

——小孟寻亲
编 辑:若邻郎

      儿子三岁那年,养父与前任妻子产生了矛盾,前妻将孩子带离了家园,从此不知去向,他们的婚姻从此无法维系下去,养父与前妻离了婚,一个人来到了西安城,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段疗伤,认识现在的妻子,他们重新组建了家庭,但是他们一直未育。一九九五年,他们经人介绍,在西安火车站旁收养了一对夫妇的孩子,那个小女孩刚出生四个月,他们在当面交付这个孩子的时候,善良的养父母考虑周全,他们知道女孩的亲生父母将来一定会想她,临走前,养父母给这对夫妇留下了自己家非常详细的地址,他们并不担心有朝一日,养女的亲生父母会找上门来的那一天。
   
      十九年后,当年的女婴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从养父母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她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双方用沉默掩盖了后续的话题。懂事的她不想养父母为她担心,她只好偷偷开始从不同的渠道打听自己的身世,她竭力想守住不让养父母知道的底线,眼前的一切必须由自己来承担,因为自己已经长大。
   
       一晃又是八年,她度过了青春期的烦恼,现在也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抱来的角色和养父母有任何上的隔阂,从婆婆家回到这边的家,她感觉就是回到亲生爹娘身边一样,她总是想帮家里多分担一点,只要一进家门,她就会放下手里的孩子,忙前忙后做家务,把家里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两位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有一天,她在整理房间衣柜的时候,她发现抽屉底下放着一个陈旧的信封,应该有些年份了,她随手拿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从外乡寄过来的挂号信。她看着上面的地址,想了老半天,家中并没有远亲在这个地方,而且也从来没有听养父母说过这个地方,难道是...... 她不敢多看一眼,连忙拿着手机拍下了挂号信封,她有点紧张,并没有去查看信封里面的内容,迅速又将信封压在了抽屉底下,像乱了方寸一样,她已经忘了是如何离开了房间,将父母尘封的秘密完好无缺的放回了原位。
   
      回到婆家她琢磨了半天,信封的地址和寄件人名字会和自己有关联吗?带着这个疑惑,2014年,她联系上了宝贝回家,想让志愿者若邻郎按照地址上的联系方式去找到那户人家为何给养父母写信。寻家工作组志愿者秋晨在看到她拍下的照片后,随后联系上了地址上附近的街道办负责人,两天后传来消息,对方确认那封挂号信是自己二十多年前写的,收件人是女儿的养父母,他们当初写信的目的是想了解女儿的成长过程。后来,他们断了联系,不想打扰女儿现在的父母,忘掉他们的出现,给她们一个不被外界打扰的环境。
   
      二十七年后,志愿者的来电将他们尘封多年的心愿打开了,他们小心翼翼问孩子的养父母是否知道女儿在寻找他们,同样善良的亲生父母也怕伤害到含辛茹苦将女儿抚育成人的养父母。女儿回话过来,养父母非常支持她寻找亲人,这才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他们相信女儿没有认错人,二十七年前他们将女儿交给另一对父母,也是善良才结下的缘。

      鉴于双方对当年挂号信的认同,再加上养家父母与亲生父母相识,在志愿者建议后,寻亲双方都表示不用再进行DNA鉴定,他们坚信不会认错。
   
      2022年8月6日,这是双方约好了视频认亲的日子,她有点紧张,在亲人上来之前,她说“感谢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了我,辛苦了!”  网络上他们有些矜持,她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她要回家去看看父母。两个月后,她突然给若邻郎发来了三张照片,她说那一屋子人全是自己从未谋面的亲人,这次相逢,全家人都特别开心,一夜之间她多了一对父母,她最想说的是感恩养父母视自己如掌上明珠,此生她只能用爱给予回报,她同时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能帮养父寻找失散快四十年的儿子,老人仅仅是想见上一面,知道孩子过得咋样。
   
      志愿者欣然地接下她的第二次寻亲任务,希望不久的将来同样有好消息传来,这或许也是她回报养父母养育之恩的另一种方式。

      原帖链接:
      约1995年出生四个月左右被姥爷从陕西西安火车站附近送养至甘肃庆阳的小孟寻亲86442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