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冲 双管齐下勤走访
花甲翁 一周之内夙愿偿
——冯攀勋寻家
编 辑:向 暖
当二哥拿出家里的老照片时,一张全家福引起了志愿者向前冲的注意,确切的说,是坐在中间的那个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二哥见他盯着照片看,就跟他介绍说,那是他们的母亲,老人家已经去世。真像啊,和他太像了!盯着照片,向前冲不由自主的喊出声。他?这个向前冲所说的,和老太太相像的他是谁?事情还得从2016年7月5日,志愿者竹林听雨发布的一个寻亲帖子说起:
约1955年出生1957年从安徽省凤阳县抱养的冯攀勋寻亲201639
已过花甲之年的冯攀勋老人,生活无忧子女孝顺。但有一件事,却一直是他这么多年来挥之不去的痛。打小他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还曾经为这事和养父有过争执离家出走过。只是被找回来后,除挨了一顿暴揍外,并没有别的收获,养父仍然没有透露关于他身世的相关细节。直至养父去世后,在养母和姐姐那儿,他才断断续续的知道了一点,关于他来历的信息。
当时养父在淮南稻改工作组工作,一天在凤阳县一个叫鹿塘的地方开会,一个女人跑进来跪倒说救救孩子,说家庭困难养不起孩子了,求人收养,当时养父的同事打电话问养父要不要孩子,养父说要,于是就收养了他,当时养父是萧县派去陆塘地区学习稻改的,当时的职务是部长,养父的名子是冯寿溪,江苏省涟水县人。现在养父母都已经去世。
由于老人寻家的欲望特别强烈,他的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受等着我大型寻亲栏目的启发,孩子帮父亲到宝贝回家网站做了寻亲登记,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可以找到亲人骨肉团聚。
在竹林听雨接任务跟他沟通信息时,他直接让老人接了电话,老人思路很清晰,但几句关于寻亲的话一说后,老人的情绪就变得激动起来,电话里已经可以听出哽咽声。
虽然信息不多,但凤阳县鹿塘这个地址很明确。竹林听雨将帖子发到安徽地方群,召集凤阳的志愿者参与讨论,看有没有谁了解这个地址或离这个地址很近,必要的时候还得进行走访。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热烈,但并无实质的进展。后志愿者向暖提议,可以找找凤阳的志愿者向前冲,他对一些村居的情况比较了解,或许可以提供帮助。
接到竹林听雨的求助后,向前冲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充分利用他熟悉乡镇村居的优势,双管齐下两条线部署下去:一、行政线 找到自己的熟人,总铺镇鹿塘村选派第一书记,让他协助自己寻人。在听他说完老人的情况后,这位热心的书记立刻将冯攀勋老人的寻亲信息,转发至一个有村、镇干部组成的工作群。请他们帮着分析提供线索,并再转发。二、医疗卫生线 联系总铺镇医院办公室主任,请他将信息扩散至村居各医务室、点。农村的老人假如生的不是啥大病的话,一般都会就近治疗。可以让他们帮着回忆打听,1955年左右谁家有个男孩被抱养走。
因为措施有力,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鹿塘村的一个村干部看到信息后,主动联系向前冲,说他曾听自己的父亲说过,在1955年时他家有个亲戚就在鹿塘村,被抱走一个男孩,亲戚家的住址——凤阳县门台子顾台村,就这样迅速进入向前冲的视线,也为后期走访提供了准确的方位。
拿着村干部给的联系方式,向前冲开始了他的核实:“我是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这里接到一个寻亲的信息,1955年一个在鹿塘被抱走的男孩,2周岁。左臀有胎记。据你家鹿塘村的亲戚说,你家好像有这个情况,我想跟你核实一下信息,看是不是你家亲人。”接电话的那一边说:“不错,我家是有个孩子抱走,被姓冯的抱走。”语气很平静。
在和跟进人联系反馈这个进展后,向前冲开始了再次电话细节核对。如:抱养人姓名,是否外地人,干啥的?中间人是谁小孩抱走是多大,小孩特征,为啥送人?等等,如此沟通几次后,对方越来越肯定,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直接说那个被核实的就是他们家被送走的孩子,他是二哥,那是他的小弟。第一次通话时的淡定,完全源于他当时的不确定。
二哥说:父亲当年丧偶留一女,续弦娶了他们的母亲。母亲进门后生了三个男孩,生活虽清贫但还算和美。只是好景不长,在小弟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生了场重病。缠绵病榻的她觉得治愈无望,幼子柔弱怕难以养活,就萌生将他送人之念。亲朋好友前来探望之余,她就多有拜托。恰巧有个外地人因工作关系来凤阳鹿塘,听说了此事,就委托当地一个姓朱的女子,通过他们家亲戚将孩子带到鹿塘抱走。
后来,母亲的病治好了,家里的生活也日易好转起来。但弟弟自此没有音讯,通过养家留下的一点点线索,(当时养父说自己叫:冯增寿)他们也寻找了几十年,一直没有踪迹。母亲每每思及都要以泪洗面,直至临终都尚且念念不忘。
冯攀勋老人说过,姐姐除告诉他来自凤阳鹿塘之外,还说他可能姓朱。可是,向前冲核实的这一家信息吻合度是高,但,姓马不姓朱,而且这养父的名字也不对,他叫冯寿溪不叫冯增寿。于是,就这两个疑点向前冲和二哥进行了再探讨,然后达成共识:养父因为没有亲生子女(有一女也系抱养),抱养孩子后不想孩子和这边再有瓜葛,就隐瞒了真实姓名。关于朱姓,可能是因为中间人姓朱,养父误认为那就是孩子的本姓。还有那段抱养系女子求助的事,和假名一样,估计都是养父自己编造而出。
至此似乎再无疑问,向前冲将核实来的信息,告知了跟进人。听完他的叙述后,冷静的竹林听雨又提出一个问题:“可见过对方的照片或见到人,相貌上可有比对,像不像?”这一下难住了向前冲,他还真没见过照片和人。稳妥起见,他再联系二哥,告知需要去他家进行实地走访。
7月9日,驱车六七十公里,向前冲来到二哥所在的凤阳县门台子顾台村,二哥在村口相迎。到家后,同住该村的大哥也闻讯赶来。大家就冯攀勋被抱养的前后细节进行了再确认,向前冲还分别帮大哥、二哥拍照以供比对。就在二哥拿出家里的老照片时,向前冲一眼就看到了那张全家福里面的母亲,老人端坐在中间的位置,没有笑容。但那相貌神情,和冯攀勋本人的照片极其相似。惊喜让向前冲不由的喊出声:“真像啊,和他太像了!”
照片被迅速的发到安徽群,经大家比对后都说相似度高。在综合信息、相貌比对、家人认定之后,竹林听雨将此消息告诉寻亲人:已帮你寻到亲人,你本姓马,1953年出生,鹿塘只是你养父抱你的地方,不是真正家的所在地。你的相貌酷似母亲,虽然父母已不在,但家里的哥哥们很希望见到你。
对这样的结果冯攀勋很是开心,因为所有的细节都能够对得上,他表示不需要再进行DNA确认,他这边如何表达他对志愿者的感谢之言按下不提。凤阳那边的向前冲也再次接到二哥的电话,称哥俩已经自己取得联系,冯攀勋近期将至凤阳认亲。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或网站管理暖(732951903)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