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例)魂牵梦萦忍别离 峰回路转当归期 ——杨丽霞回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魂牵梦萦忍别离   峰回路转当归期


                                                                                     ——杨丽霞回家


编   辑:灼灼其华


      每每午夜梦回,你是否还记得父母呼其乳名唤儿归家的殷切;每每山顶遥望,你是否还记得跟随兄长撒欢山野的欢畅。不忍离别苦,偏忍别离泪,夜夜黄粱归故土,何奈曙色复。

      2016年3月,论坛上出现了杨丽霞的寻亲人的任务,根据登记信息上得知,联系人是我们宝贝回家的遵义-笑笑。跟进志愿者遵义小惜立即联系遵义-笑笑了解情况。

      原来笑笑在单位一次下乡工作的时候了解得知,他们考察的这个村里有一位妇女,在20多年前从云南拐到贵州省仁怀市,由于当年没有读书,文化程度较低,因而无法独自寻找回家,从此年仅13岁的杨丽霞便一直在现在这个家里的生活。笑笑与杨丽霞耐心交谈,引导杨丽霞回忆家人信息。

      根据寻亲人提供:杨丽霞自称是云南省洱源县牛街乡鳌头村人(因其口音较重,无法正确识别其发音),其父叫杨志群(音),被拐时家有三兄妹,其排行第三,上有大姐和二哥。2016年3月22日遵义小惜把帖子整理后在寻家板块正式发布了寻家帖:
      约1983年出生1994年3月从云南省大理市拐入贵州省仁怀的杨丽霞寻亲

      再将帖子发云南群里找到云南群管紫彦,在她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地志愿者现代科技大理金灵两位志愿者,金灵看到消息后便联系遵义小惜了解情况。随后在她几天的努力的帮助下,金灵想到家里有个表嫂是洱源牛街人,随即请求表嫂的帮助,并将杨丽霞寻亲人的资料发到表嫂的家族微信群(牛街亲戚)里,微信群接到寻家帖子后,牛街的亲戚就到立刻根据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到鳌头村去寻找,然而令大家失望的是鳌头村没有杨姓人家,在鳌头村周围的村落也没有寻找到任何线索。

      牛街亲戚群里并没有因为失望而放弃寻找,他们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分析牛街当地村落都是白族村,孩子被拐时记忆中的村名字有可能是白族语言,接待孩子的志愿者有可能听不明白,金灵联系到笑笑,在笑笑处得到了杨丽霞的联系方式后,金灵召集几个在大理工作的牛街亲戚在一起接听杨丽霞的电话,电话里杨丽霞说的是(jiao)头村,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村子,亲戚们怀疑(jiao)头村为地方口音的发音,于是金灵和亲戚们就各自打电话回牛街询问家里的老人,好消息是,有位老人听说有这么一个村子,但具体在地址却不清楚。

      线索再次中断,老人们都说好事多磨,古人诚不欺我。亲戚中有人想到了曾经在牛街派出所工作过,现在洱源公安局工作的亲戚,他应该对村子的情况比较熟悉,金灵立即联系了这个曾经在牛街派出所工作过的亲戚,电话打通后这位亲戚肯定了有(jiao)头村,因为白族语里村的名字不叫鳌头村,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只是比较偏远,无法立即联系到村子里的人员,但是这位亲戚表示如果有干警前往村子,就会立即联系金灵

      时间到了3月25日,金灵收到公安亲戚反馈的一个特大的好消息,他们恰巧有干警在村里执行任务,金灵立刻致电这位干警请对方去村里落实打听一下。干警找到村干部,村干部明确的说有这么一个家庭,孩子提供的父母、哥哥、姐姐的名字都能对上,这个村干部还说他就是杨丽霞从小一起长大的表亲。

      22年,足以让一个时代变迁;22年,足以让一位婴孩长大成人。漫长的22年,我们不知道孩子心里是怎样的无助彷徨;漫长的22年,我们看见了孩子的不息坚强。或许生命就是如此,我们忙忙碌碌,纷纷扰扰只为寻找那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港湾,只为那入港时的安宁温暖。至此杨丽霞历经了22年终于找到了家,回到了那个永远属于她的港湾。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网站管理暖(732951903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