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例)十年间三次认亲,坚持不懈终于寻得老父---詹承宅回家路

发布时间:2012-06-02

十年间三次认亲,坚持不懈终于寻得老父


                                                       -------詹承宅回家路

本案时间表: 

      2003年,詹承宅找到拐卖他的人贩子苏昌伟的家,但没得到关于自己身世的线索,只知道苏是四川人。
      2003年12月9日,詹承宅到达州,达州晚报、达州电视台大力协助寻亲,陆续在寻子家长来辨认。20多天后,一家人直接说詹就是她们的儿子。
      2005年春节前,已经在达州安家的詹承宅要求达州日报对他的团圆作报道,为此自己和老婆的家人还向达州晚报送了锦旗。
      2008年12月12日,詹承宅到宝贝回家寻子网寻求帮助,志愿者笑语盈盈接待并负责跟进此案。
      2010年7月18,志愿者盈盈发现此案的特别之处:媒体报道说他已经寻家成功,而寻家人又来求助。最后盈盈把此奇怪的案子转云谷。
      2010年8月6日,在几经沟通后,云谷建议小詹与当时在广东打工的“父亲”再次对比DNA,同时向公安部门举报人贩子,并积极与人贩子沟通以求得线索。
      2012年4月3日,在小詹到当地公安上访后,人贩子终于说出小詹是湖北应城的。根据人贩子的提示,小詹回忆起很多关键性的线索。
      2012年4月19日,在湖北志愿者八方客和当地媒体的帮助下,詹承宅的疑似表哥出现了。
      2012年4月27日,与疑似哥哥的DNA结果对比证明,疑似哥哥跟小詹没有血缘关系。 
      2012年5月1日,小詹再次回到应城并找到另一家疑似家庭。
      2012年5月10日,DNA结果证明小詹的第三次认亲成功。
      2012年6月1日,小詹再次回到应城,试图说服老父亲跟他到四川生活。   

      福建尤溪县詹承宅(身份证出生时间是1983.12),5.6岁时被人贩子拐卖到了福建,从此与亲人远隔千里,生死别离。他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起码的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意思活着!就像我现在,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生辰,不知道自己的祖宗,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童年记忆:穷苦但快乐

      詹承宅记得自己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小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小詹印象中是在他5—6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卖到了福建尤溪新阳镇中洋村。他只是记得家乡离铁路比较近,横过铁路隧道没有多远就是一个城市,离家不远有个水库,小时候经常和大人们在那里玩。小詹还记得一次吃饭(大概是在3—4岁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碗破把他的眼角划了一个口在,是爸爸抱他去包扎的。他记得别人叫他的小名是“元元”或者“圆圆”,不知道是哪一个字。记得别人叫他父亲的名字“XX民或明”姓“尹”,对乡亲没有。记得住的是砖房,只有一层。拐卖他的人是四川的,但是不知道他是四川哪里人。小詹1999年在外打工的时候,听别人说四川话有曾说过的感觉,自己也记得小时候说话是有点普通话。因为只上过小学四年级,好多字都打不来。
      小詹记得拐卖他的人,这个人现在就住在福建省尤溪县新阳镇溪阪村,名字苏昌伟,小詹于2003年8、9月份去找过他,当时苏昌伟在外打工,他的老婆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她什么都不说。小詹曾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但由于苏昌伟人在外打工,警方表示没办法。
      2008年12月,小詹来宝贝回家寻求帮助时,他告诉志愿者,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来自四川,为了找寻离散多年的父母,他来到达州。他说他当时在达州做小生意,希望志愿者和广大网友帮他圆起回家的梦!当时在宝贝回家接待群的志愿者笑语盈盈接待了他,在了解到以上情况后,帮他发了帖。小詹看到自己的帖子后,也积极在网上查找对比,并找到四个疑似的家寻案例。帖子引起众多志愿者的关心,但这时候,没有人想到,小詹已经经历过一次认亲,而且后面还会有两次的认亲。
        
第一次认亲:一段美丽的误会
        
      2010年7月,笑语盈盈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意外发现四川达州晚报2005年的一篇报道,上面说小詹早已经于2003年就在达州晚报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父母,而且已经改跟亲生母亲姓胡,现名为胡拾佳。报道还说他亲生母亲的帮助下建立了家庭,而且还自己在当地做起了小生意。盈盈把这一消息发到工作群里,当时在群里引起一阵轰动,大家都不明白这什么已经找到亲生父母的小詹会在五年后又来要求帮助寻亲,一时间各种猜测和推断都有。工作群的志愿者讨论后,决定由云谷和盈盈继续与小詹沟通,在事情没搞清楚以前,不把达州晚报的报道跟到帖子上。
      云谷随即加了小詹的QQ,经过半个月的QQ和电话沟通,终于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詹是2003年12月9日到达州的,经达州晚报,达州电视台的大力宣传,很快就陆陆续续有寻亲家长来找小詹了解身世并核对情况,在20几天之后,来了一位胡姓母亲,说小詹就是她家丢失的孩子。当年小詹只有20岁,多年渴望的母爱一下降临,幸福之中,也不曾多想,就随母亲的安排,认亲认祖,从福建搬到了四川达州,跟母亲一起生活。很快,在母亲的张罗下,小詹娶妻生子。婚后,小夫妻凭着母亲资助的几千元,自己做起了小生意。生活开始平淡下来,小詹也开始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小时候为什么没有任何母亲的印象?为什么自己记得父亲是姓尹,而现在这个父亲姓淡?为什么母亲总是不愿意带自己回到自己从小生长的那个老家去看看?为什么母亲在认亲以后不久就越来越冷淡,以至于到了2005年时就几乎形同陌人?
      小詹想来想去,感觉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自己并不是母亲的儿子,二是母亲认亲以后又后悔了。对前一个设想,小詹是极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更愿意是后一种设想。在跟妻子及妻子家人商量后,小詹做了一件事。2005年春节前,小詹向达州晚报报料,说自己在达州晚报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母亲,现在母亲对他很好,他的生活也很幸福,他要感谢达州晚报,并向达州晚报赠送锦旗。这,就是2005年7月题为《失散15年,达州被拐男儿找到亲人》这篇报道的来历(详见
http://www.baobeihuijia.com/thread-12103-1-1.html第42楼)。
      这篇报道出来以后,母亲直接对他说,她并不是他的母亲,她确实丢过一个孩子 ,但小詹并不是她的孩子。说当时因为看到他对比不中,没有人认,可怜他,才认了他的。听到这些,小詹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只认为母亲肯定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原因,因此后悔当初不应该相认。接下来小詹依然等待着这位母亲给他的母爱。然而这位母亲对小詹依然是不理不睬。到了2008年,失望的小詹亲自去到达州公安局查问当年的DNA情况,几经周折,小詹才知道当时采血的家长不少,但其实跟小詹都没比中。但当时因为是母亲单亲采血,小詹还是抱一线希望,要求母亲跟再次采血做鉴定,但得到这位母亲的拒绝。
      了解到上述情况,云谷和盈盈跟小詹一样,对这位母亲的行为感觉很不理解。同时也希望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确认事实的真相。因此,云谷建议小詹想办法跟胡姓母亲的丈夫淡先生做单亲DNA对比,并建议小詹找到有名有姓的人贩子,想办法从他嘴里套出线索,向公安报案。本着对此案负责任的态度,四川达州志愿者背二哥想办法联系上了胡姓母亲,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并表示,如果小詹确实不是胡姓母亲的孩子,宝贝回家志愿者愿意帮助胡妈妈寻找她的孩子。但遗憾的是,胡妈妈对寻找自己的儿子已经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意来做寻亲登记。
      至此,虽然小詹继续在达州生活,姓着胡姓母亲的姓,但志愿者知道,小詹的第一次认亲是失败的。而胡姓母亲和淡姓父亲的儿子,至今未找到。

第二次认亲:遗撼之余牵出案中案

      一直到2012年4月3日,小詹在福建当地公安的上访终于有了效果。人贩子苏昌伟答应帮助小詹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并告诉小詹,说小詹是他从湖北应城带到福建的。
      苏昌伟说是苏昌伟的姑姑托他带到福建的。苏昌伟是四川人,但他的姑姑嫁到了湖北应城。他还说小詹是亲生母亲去世,父亲再婚,继母把他卖掉的。
      人贩子给出的线索,钩起了小詹的很多回忆。他记起家周边有一个盐厂,看到过那些工人用钢锯条在包装盐。那里车水马龙,电影院,菜市场。记得
小时候玩过哈哈镜,有动物园。更重要的是,他想起了市内有一台残旧的飞机,有茶馆说戏的,住的地方地名叫 *安或安*,不记得是大地名还是小地名。记得他在水库被淹,被人救起,感觉好像在水坝上玩耍被水冲走。还有,他想起当场的方言 筷子叫筷子,“呙屎”就是大厕,番茄叫西红柿。印象中读过幼儿园,到福建就会写字。
      鉴于小詹的DNA结果一直没入公安库,云谷建议小詹尽快去公安再次采血。同时,湖北志愿者八方客加入小詹的寻亲工作中。根据小詹提供方言以及盐厂、残旧飞机、水库等,八方客以及湖北的志愿者已经基本确定小詹的家在安陆附近。结合人贩子提供的应城,估计有可能是家在安陆,父亲在应城工作(安陆和应城比邻,同属孝感市)。八方客通过志愿者安陆--叮当联系了孝感晚报应城刘记者。
      2012.4.13 孝感晚报应城刘记者面见了苏昌伟的姑姑,苏昌伟的姑妈说当年是圆圆的父亲将圆圆交给她的,因为家里条件差,圆圆父亲有病,而且后妈对圆圆又不好,圆圆父亲担心自己不在了,后妈会对圆圆不好,所以想着找个家庭条件好的人,将圆圆送出去,并提供了圆圆父亲的名字。随后孝感晚报在安陆和应城对小詹的寻亲做了报道。
      报道出来以后,小詹的疑似表哥出现了。根据表哥的描述,小詹小名叫圆圆,小詹的亲生母亲不是去世,是离婚后再婚。当时父亲病重,不得已把孩子送人。当时父亲是委托同在搬运站工作的一名妇女把孩子送出去的。父亲已经去世,亲生母亲不知所踪。但小詹应该还有个哥哥,可以自费与疑似哥哥进行DNA对比。
      4月20日,小詹回到了湖北,见到了疑似哥哥、表哥,还有很多个姑姑、婶婶之类的亲戚,大家听说圆圆回来了,都很高兴,都来看望,都说小詹跟他母亲长得很像,但跟哥哥不像,因为哥哥长得跟父亲像。除此以外,小名圆圆、旧飞机、水库、盐厂等等,都是对得上的,更重要的是,父亲当时在搬运站工作,苏昌伟的姑姑也是在搬运站工作,送走孩子的时间与小詹到福建的时间是一致的。因此,疑似哥哥跟小詹一起到武汉,在志愿者八方客的帮助下,在一亲子鉴定机构进行了亲属鉴定。
      4月27日,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来了。DNA证实,小詹与圆圆的哥哥没有血缘关系!
      这一结果令志愿者们大跌眼镜。对案情分析后,志愿们认为,唯一的解释是苏昌伟在应城拐了不仅是小詹一个孩子,而且在拐的过程中,苏昌伟自己也把两个孩子搞混了,以至于在亲生父亲和自己的名字上,都误导了小詹。云谷建议小詹把此次结果向福建公安报告,要求公安从苏昌伟身上再挖线索。同时应城的记者也表示继续借用媒体力量为小詹寻家。
      这次寻亲,最起码知道了小詹的家就在应城。志愿者们对小詹一再鼓励,并与媒体一起继续努力。
      至此小詹的第二次认亲失败,这家的圆圆,现在又在哪里?

第三次认亲:铁杵成针,终成正果

      4月29日,不甘心的小詹,再次回到应城,这次他把人贩子苏昌伟也带着去,并且决心一定要找到家,找不到就不让苏昌伟离开,并威胁苏昌伟说自己随时会报警以求帮助,要求苏老老实实协助。
      也许小詹的诚心感动了苍天,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
      这天小詹坐上一台出租车,打算到电视台去要求做寻亲广告。上车后就跟司机闲聊,小詹突然想到出租车司机应该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就问应城有没有姓尹的,司机说有,但很少,只在一个地方。小詹一听,马上要求司机带他去。一去到这个地方,下来问当年有没有过一个姓尹的家庭丢过孩子,大家异口同声说“有”。这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没几分钟,小詹就见到了已经70多岁的老父亲。小詹一说到自己被破碗划过的伤疤,父亲就已经认定这就是自己的儿子。至此,小詹终于知道,自己小名是“元元”,而不是“圆圆”。大名叫尹杰元。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明”字,确实姓“尹”,叫尹冬明。小詹也终于知道自己确实应该对母亲没有印象,因为母亲在他2周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关于他在水库大坝上被水冲走而被人救起,父亲没有印象,原因是父亲当时不在场,而邻居证实小詹的记忆是对的。为什么自己到福建时就会写字,原来自己被拐时已经8岁,上过学了。
      邻居们告诉他,他被拐后,父亲苦苦寻找几年后,彻底失望。但每年一到小詹的生日和小詹被拐的这两个日子,父亲就会喝很多很多的酒........!
      为了保险,小詹在志愿者逍遥的帮助下,找到武汉市公安局彭警官,在彭警官的协调下,由公安民警用异地采血的处理方法给小詹的老父亲进行DNA化验。2012年5月10日,公安通知小詹,他与父亲的对比初步确定是父子关系。
      小詹的第三次认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老父亲!

后 记:寻亲路上,“坚持”二字最重要

      2012年5月31日,应该是他要回到武汉市公安部门去取他与父亲DNA对比结果的日子,小詹(他的名字应该改回叫尹杰元了,但为了
把事情说清楚,我们暂时还把他称为小詹)上了开往应城的火车,在车上他给云谷打了个电话,电话中他说他要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志愿者、媒体、公安,特别提到了最早向他提供帮助的笑语盈盈,提到了第一次认亲的胡姓母亲。电话中他说此行回去,希望动员老父亲到四川走走,然后在四川住下,如果能习惯四川的生活,他就领着老父亲在四川生活下去。四川,这个本来与他根本不相干的一个地方,却因为一位寻子的母亲把他留了下来,在四川有了他的小家庭,有了他的小生意,他再也离不开四川了。虽然胡姓母亲的出于同情的帮助曾经给过小詹一些伤害,但她最初毕竟是出于好心,而且还对小詹在四川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小詹这次真的回家了,而达州胡姓母亲的儿子还没回家。应城还有一个圆圆没有回家。人贩子口口声声说他只带过一个被继母卖掉的孩子到福建,而事实证明苏昌伟最起码卖了一个圆圆和一个元元,共两个孩子到了福建。
      公安要继续追查圆圆的下落,志愿者希望继续帮助胡姓母亲寻找她的孩子,帮助圆圆的哥哥寻找他的弟弟。
        
      小詹的寻亲路是如此曲折,他自身的坚持、执着至关重要,各方的无私帮助也必不可少,除了“宝贝回家”众多志愿者的参与外,达州晚报、孝感晚报,福建、武汉两地警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感谢!